作者 古伟业
“的确,子女全是上主的赐予,胎儿也全是他的报酬” ……圣咏一二七篇
美国是一个移民组成的国家,我们的天主教会更是多族裔融合而成的教会。廿年来,我一直很有兴趣观察各族裔在教会内的影响及消长,以便从中学习并做为我们教会发展的借镜。St. Clare’s曾经有爱尔兰族裔,义大利族裔,拉丁南美族裔,葡语亚述族裔,以及近廿年的华人团体。根据这些族裔领导人的回忆,他们都曾在这个堂区盛极一时,然而年轻的一代成长以后,逐渐流失,融进主流文化群里。现今除了葡裔和华裔还有组织结构以外,其他团体就消失在时间的洪流里。记得当年教会成立之初,杜缅主教接见我们时,就曾经问过我们为什么要成立自己族裔的团体,因为没有一个族裔的团体可以持续两三代之久。当时我们年轻,胸怀“大志”,认为我们华人天主教会可大可久,但又恐怕主教不能瞭解,因此我们只说要为不谙英语的第一代华人教友服务。其实当时我们许多人受到热爱中国已故的马爱德神父的感召,多有心怀中国,福传中国的使命感。因此成立之初,团体的规划都是有前瞻性的做法。就是希望透过我们的经验,可以推广到北美各个大城,帮助当地华人教友建立团体。将来或许可以联合所有海外团体的资源,对中国及台湾的教会回馈反哺。当时教会活力充沛,欣欣向荣。马爱德神父不但对成人灵修多方指导,对下一代的培育也非常关心重视。常常在百忙中抽空来圣荷西,为青少年主持英语弥撒及年度避静。我们曾经热切盼望马神父可能带领我们在这儿出生成长的e世代进入新世纪,进入他福传中国的大计划。然而天意莫测,马神父于九八年一月廿七日病逝香港。但我们仍然相信,他在e世代多年辛勤的耕耘,终有一天会开花结果。
因为我们胸怀“大志”,希望“永续经营” 。所以我们教会对孩子们的信仰陶成,一开始就和其他族裔不同。我们设计自己的CCD,培育自己的老师,用生动活泼的教学,引起孩子们的兴趣。孩子们逐渐成长,我们又成立了青少年班和高中组,配合Field trip,野外活动,弥撒礼仪,让孩子们有良好的互动,帮助他们的信仰成长。九O年后成立中文学校,其中一项目标,就是要教孩子们学中文弥撒经文,让他们在家庭弥撒中更有参与感。Gene Yang & Hank Lee是我们在此培育的第一代孩子。九三年初,当时他们还在柏克莱加大读书,有鑑于我们青少年对圣经的认识太少,于是成立了Water Mark Youth Group,主要是带领他们在周六晚的读经分享。今年七月,Water Mark举行十周年庆,从回顾的幻灯片中,的确看出那是一段欢乐而值得回味的年岁。那些当年的大孩子们,现在也有不少加入我们教会事奉,特别是青少年的信仰教育。现在每周六晚间的敬拜赞美和读经分享是年轻人的最爱。这也是我们培养的第一批大孩子们辛勤耕耘的结果。
我自一九八七年加入青少年信仰教育,到现在已有十六年。e世代的确对我们这一代的父母是一项挑战,尤其是在主流文化的无信仰世代中。即便这些年我们这么用心工作,我们孩子的流失率还是很高,尤其是上了大学以后。主要原因还是孩子们对圣经,对教会的认识太少,信仰的体验不深,看不到宗教信仰对他实际生活的帮助,又看不到心仪的信仰楷模,于是校园内的多元文化就把他们淹没了。九O年我曾经参加过Bill Gothard 的 “Basic Youth Conflict”为期一周的信仰讲座(www.iblp.org),是帮助青少年如何在现今世代中建立基督徒的价值观。我当时觉得非常好,值得推荐给家有青少年的父母,特别是高中毕业即将进入大学的年青人。Gene & Hank就是第一批去参加这个信仰讲座的高中毕业生。我的两个孩子在高中毕业以前也都全程参加,获益良多。孩子们的信仰是否能在大学校园文化中“浴火重生”,其实端赖他们高中以前的信仰陶成,其中又以家庭影响最为重大。
孩子们小的时候是最容易受教的,不是因为他们的明悟未开,而是因为他们的灵性还没有受到悟性的压制,比较容易受到圣神的感召和启迪。天主的临在,对孩子们的灵性是毋庸置疑的。如果孩子从小就有家庭祈祷和读经的环境,他们长大以后,对天主的信赖就会像唿吸一样自然。纵有反叛期,也终会回归。如果我们错过幼儿期和初小阶段,等到十岁以后,孩子的问题,我们可能就会招架无力,我们在信仰上对他们的影响力就会渐趋于零,或招致反感。
天主教会过去对教友的陶成教育几近忽视,因此教友们对天主的虔诚有余,对基督的救恩认识不足。遇到困难,或人生重大转折,多半寻求世俗的智慧,很少会去从圣经─天主的话中寻求光照。这种现象就直接反应到孩子们对信仰的认识上。最近我在高中组的主日课程里和高年级的孩子们谈圣经,谈信仰,竟无人可以说得清楚信的是什么?更别说祈祷的经验了。然而周復一周,仍然随同父母来教堂行礼如仪。有人可能以为这样年龄的孩子能懂什么?会懂什么?在我儿子读的高中里,我看他们学校基督徒团契,一样年龄的孩子,他们信仰上的知识和热忱远超过我们的孩子。常有父母们跟我说:「怎么办,我的孩子不喜欢来这里望弥撒,他们喜欢去灵粮堂,基督之家,基督徒会堂。」我说:「那很好!与其让他的灵性生命在这里窒息,不如到基督教会去得到滋养。也许等到他有一天愿意和基督在圣体圣事内更亲密时,他就会回到天主教会来。」
帮助孩子们体验天主,是信仰陶成很重要的一部分。没有主观的体验,信仰的知识及宗教上的习惯是经不起环境的考验的。在这方面有两个方法可以帮助孩子们和天主碰触,一个是祈祷,大小诸事都要和孩子们一起仰望天主,并且和他们一起分辨,查验天主的旨意。家里愈是有危机时,譬如:家人重病,父母亲失业,经济困窘…,愈是有机会让孩子们体验天主的旨意及德能。孩子小的时候,可以在临睡前做祈祷;孩子长大后,最好就是利用全家共聚晚餐的时间。如果这个时间仍有困难,那么每主日晚上,拿出一点时间来,全家一起唱唱诗歌,再读一次主日读经,问问孩子们CCD上课心得,然后一起做个祈祷也很好。
另一个就是全家一起参加弥撒礼仪。礼仪是感恩祭献,是敬拜万王之王,是纪念耶稣基督的捨身赎罪,是邀请耶稣基督到我们的内室与我们生命紧密结合。既然有这样的认识,当然就要穿着合宜,庄敬肃穆,专心参与,不迟到早退。孩子们从小跟着上教堂,自然心生崇拜,灵命也容易受到天主圣神感动。我们的教友在这方面受教不多,弥撒穿着比家居还要随意,早到坐最后一排,迟到就后面站着,并无兴趣到前面空位和祭台接近。小孩放在身边椅上,一排玩具,一叠画纸,外加饼干糖果饮料,唿朋引伴,像是安排他们在教堂野餐,但又不时吆喝他们不准讲话。我真为这些孩子们叫屈,孩子们长大以后,对教堂是什么印象?为什么父母不能引这些孩子们进入心灵的盛宴,却肆意地用“家家酒”的方式凌虐他们纯洁的心灵?
孩子们在此受的教育注重理性思考,因此帮助他们在信仰知识上的成长也是不可忽视的。什么是信仰知识?这里不是指我们以前学的“要理问答”,而是圣经─新旧约,教会的传统,基督的救恩。对两千年来教会的演变,礼仪上的繁文缛节,最好也能有所瞭解。我曾经介绍过一本书给我所有坚振圣事的代子们“Why do Catholics do that ?” 里面就有很好的说明。如果我们期望我们的孩子们可以在天主教会内成长,我们就必须自我教育,也鼓励他们阅读并讨论。如果我们自己由于语言上的困难,无法胜任这样的阅读,那么应该帮助孩子们找到神师指导,或帮助他们的问题得到解答。任凭孩子们自我摸索,后果往往难以弥补。另外帮助孩子们订阅几份宗教性的刊物,也可以补足自己在家庭信仰教育上的不足。总之,孩子们灵性上的成长,需要我们协助雕琢才成。
廿年的岁月,倏忽即逝,我的两个孩子在这儿出生、长大,在我们教会接受完整的信仰教育。现在他们都在大学求学,可告慰的是他们都持守了基督的信仰。很感恩圣荷西华人天主教会给了他们丰富的童年。圣咏一二七篇,第三节提到:“的确子女全是上主的赐予,胎儿也全是他的报酬”,对于天主的赐予,我们心存感恩,常常为他们祈祷。也希望过去领受于父母美好的信仰能够继续传给孩子们,让他们的生命有坚实的基础。
天主对祂的神国事业,自有其美好的计划,不需我为祂添加什么。我只是觉得荣幸,心存感激,在过去廿年为教会服务的期间,经验到天主难以言喻的爱,看到祂的荣耀及丰富。我也特别感谢我的内人李玉川,如果不是她的鼓励与敦促,我就不可能在十六年前参与青少年的信仰教育,直到今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