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 胡保禄神父

每逢佳节倍思亲……

在庆祝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“中秋”之际,读了《圣城通讯》第一八八期。首先感慨的是“人生七十古来稀”。顾光中神父已过了七十寿诞,踏入了古稀之年。他的“如果”乃是他追随天主圣召的生活经歷。他依然如故,没有忘本,也没有自傲,勇敢坚定,旗帜鲜明地坚持着与教宗共融的忠贞教会的立场,以“善牧为羊捨命”的精神,勤勤奋奋地耕耘圣荷西华人天主教会。

光阴似箭催人老,日月如梭趁少年。我认识顾神父是在1994年,由周妈妈(周宋玉英)带领,介绍我来到圣荷西华人教会。那是我来加州后,更好说是我来美后第一次参加华人教会的弥撒。弥撒后,王树治(当时的主席)站起来说:“哪一位是第一次来这里参与弥撒的,请站起来!”我高兴地站了起来,接受圣荷西华人天主教会教友们的鼓掌欢迎,我的心潮澎湃,万分感谢天主。然后吴明达副主席和一些教友上前来嘘寒问暖,要我留下电话和地址,并邀请我参加读经班和堂区的其他活动。走出圣堂,见顾光中神父站在那里,便上前问候,因为我们是同一战壕里的战友,互勉互励,自然话语投机。顾神父告诉我,这里的教友很热心,有水平,特别是在学习圣经方面,不亚于我们神父们。我们初来美国,要以一颗谦虚和开放的心向他们学习。

我们成了好朋友,九年来,顾神父对我的关心和照顾,我自然是心领神会,感谢万分。今年五月,我们一起服务于北美第九届基督活力运动时,他不但给我捎来了我需要的书籍,还带了衬衫和袜子送给我,甚至连面包也一起奉送,这种情谊胜过亲兄弟也。

圣荷西华人天主教会的西北区读经班可称是我的“娘家”。在读经班里有一些关心我、照顾我的长辈们,她们真像我的妈妈一样。她们是王妈妈(王树治的母亲)、罗妈妈(罗高雄的母亲) 、周妈妈(周碧霞的母亲) 、张妈妈(张丽婉的母亲) 、李妈妈(李玉川的母亲)等,我和这些老妈妈们一起读圣经,唸玫瑰经,探望老人院的老人们,一起到餐厅用餐,如同一家人一样。她们待我如待自己的子女一样,关心备至。特别是周妈妈和张妈妈还经常为我包饺子改善饮食,逢年过节、瞻礼日还有红包相送。我尊敬她们如同我的老母亲一般,从她们那里,我感受到了深深的母爱。

在读经班里还有两位长者,他们是黄昭勋伯伯和张兆楷伯伯。虽然二老已经去世,但是他们的音容、笑貌,仍存于我的脑海之中,他们爱主爱人的功德和精神,永垂不朽。请大家为他们祈祷

接下来我要谈的读经班里的年轻人,他们都是圣荷西华人天主教会的好教友,人才、骨干和精英。王琳娜是当时读经班的组长,她的先生周仁章和她的两个女儿做她的帮手,为大家服务。他们活泼的信德,谦虚和爱主爱人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王树治和他的夫人陈玲英及二子一女,非常热心,又特别孝敬王妈妈,故此被称为“模范家庭”。吴明达是当时圣荷西华人天主教会的副主席,他和夫人张丽婉,上有老,下有小,为了爱天主,爱教会,坚持为教会服务,这是多么伟大的奉献精神啊!牛治海、罗高雄夫妇是接送我参加读经班的朋友,他们身体力行“敬天爱人”的座右铭,除了热心服务外,还慷慨解囊。他们对天主、对教会、对大家的慷慨大方,天主定会以百倍的偿报恩赐他们全家。古伟业、李玉川夫妇被天主拣选,作圣荷西华人天主教会的奠基人,廿年前他们创建了一个类似今天读经班的小团体,由几个天主教家庭聚在一起读经分享。然后人数渐增,他们又请到了神父,为他们做弥撒。再扩大,经主教许可,让这个团体使用教堂,这便是圣荷西华人天主教会的前身或称创建史。

侯南平、马昭诒夫妇,信德坚固,事事依赖天主,热爱教会,爱戴神父,其家庭有个优良传统,就是每逢教会大瞻礼日,便邀请神父参加家庭的餐宴,并且经常关心神父的生活所需,我是被邀请过的神父之一。他们多次问我:神父需要什么?我说:我什么都不缺,就请你们多为我祈祷。到后来还是为我买了雨天夹克,圆领衫和生活用品,我非常感谢他们。张铮铮、乐近英夫妇,我称他们为理论家。他们对真理的热爱与追求,在他们谈论学习圣经的体会和分享自己的生活,如何应用圣经的感受时,表现得是如此的充分,我认为他们学习圣经的一些理论,把我们带领到圣经的深处。大家也许不知道,他们还是摄影高手呢!我随他们去参观史丹佛大学时,他们为我照了一些照片,至今我还珍藏着。还有一些青年人,和青年夫妇,不过我们来往不多,没有记住他们的名字。总而言之,西北区读经班对我来说是一个温暖的家。

圣荷西华人天主教会是我来美后的第一个福传团体,在这里我学到了许多东西,感受到了教友们对天主、对教会、对神长的爱戴,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使我常深深地怀念她。

愿全能仁慈的天主降福你们!降福圣荷西华人天主教会!

胡保禄神父

发表于二零零三年十一月 圣荷西华人教会成立廿年纪念专辑 第一九一期, 回到本期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