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 王玉梅

母亲祖籍安徽,民国十三年出生于山东,经歷大时代盛衰变迁,见识广博的她,坚忍负重,豁达宽容。母亲在世的九十二年,走过很多地方、结识许多朋友,也行过许多善事。她不畏现实生活的困苦,勇敢地背着自己的十字架跟随耶稣基督,活出基督精神,一生丰富精采。

母亲自幼跟随参与建设津浦、胶济铁路工程师兼德语翻译的外祖父行走四方,也定期和外祖母到天津的亲戚家渡假游玩。民国三十六年结婚后,和父亲随山东济南联合中学的师生,在漫天烽火中颠沛流离,曾旅居江西、广州、澎湖多处,期间外祖父母心疼有孕在身的女儿,特地前往协助陪伴,全家最后辗转来到台湾,最终定居台北。
母亲曾在台中的大肚国小、台北的中山国小和石牌国小担任教职,她处事认真、因材施教、视学生如亲,为人诚恳正直又慷慨大方,因此结交了不少亲似家人、来往一辈子的好朋友。记忆中,父母都很好客,母亲尤其关心身边需要帮助的人。曾是千金小姐的她,放下笔桿挽起袖子,家事粗活样样都能自己来。每到年节,家里总是高朋满座,美食佳餚,摆满一大圆桌,被邀的客人多是单身的同事、无家可归的学生、及客居他乡的邻居朋友。

外祖母出身官宦世家,知书达礼但规矩很多。母亲是独生女,虽被万般竉爱却也被严格约束。母亲深知箇中滋味,因此对我们实行爱的教育,凡事循循善诱,从不强迫或打骂喝斥,在交友及婚姻方面也给我们很大的自由。有时看到学生家长管教孩子太过严厉,她会苦口婆心地劝导,希望孩子们都能有快乐的童年。民国四十八年,母亲调职台北,有一天,一辆大型游览车停靠校门,原来是母亲之前服务学校的同事,趁全体教职员工北上旅游之便前来探望。母亲惊喜之余,安排他们参观校园。当年的中山国小全校有将近九千名学生,是台北市排名第二大的小学。林校长当时正忙于公务,还特别腾出空来跟访客打招唿,引起校内一阵骚动。母亲的好人缘,果真不同凡响!

母亲中学时迁居安徽蚌埠,就读私立崇正女中。当日军入侵,外祖父母一家人都进入属义大利乌苏拉会修女管理的学校避难。虽然日、义同盟,日军不敢侵犯同盟国的处所,但校方仍紧闭大门保护难民。仁慈的修女每日和难民一起生活,分享有限的资源,并为孩子补习功课、为家长讲述圣经故事,期以安抚众人的焦虑。外祖父母和母亲,因受修女大爱的感召,渴望认识耶稣,在接触道理后,当下就决定领洗成为基督徒,从此,他们的生活怀着喜乐与平安。民国三十四年,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,母亲的学业也告一段落,由于品学兼优,她获聘成为母校小学部老师。到了台湾,感恩念旧的母亲,常和同学带着孩子们,乘火车到新竹湖口乡探望亦迁居来台的老师冀姆姆、蒋姆姆等人。老修女看到已届中年的学生高兴的合不拢嘴,对我们这些晚辈更是疼爱有加。

母亲对人总是和颜悦色,亲切有礼,是实至名归的基督徒。记得小时候住在乡下,附近没有教堂,每个主日我们都得搭客运或火车去参与弥撒祭献。虽然交通很不方便,母亲却从未耽搁孩子们的要理课程,及领受圣体、坚振和修和圣事。迁居台北后,大直天主堂及石牌天主堂就像我们的家一样,神父是我们最敬爱的家人。一年夏天,母亲和同属石牌堂的教友杜鸿文老师,一同去荷兰看望退休返乡的满济世神父,并至罗马、米兰、梵谛冈等地朝圣。回到台北,母亲兴奋地表示,此行终于再见到她最敬爱的老师:耶稣会士方神父。母亲是位令人感觉温暖的人,她教授中文帮助离乡背井的外籍神职人员克服语言障碍;当朋友身处困境,她会尽心尽力地帮忙到底。她常以自己的生命故事鼓励人,要全心信赖上主,要接受并勇敢地面对问题、解决问题。母亲敬主爱人,惜福惜缘,对信仰坚定不移,是留给我们子孙最珍贵的礼物。

母亲温婉贤淑,看似柔弱,内心则十分刚强。民国六十七年,在外祖父、父亲先后蒙主恩召、儿女们赴美进修后,就申请提前退休,全心在家陪伴年事已高的外祖母,直到外祖母安息主怀,母亲了无牵挂赴美依亲。母亲和蔼可亲,受到居住各地儿孙们的欢迎,女婿们亦由衷尊敬这位有智慧又十分谦逊的岳母大人。一九八六年,弟弟成家后,母亲才在旧金山湾区定居,和他们共享天伦。母亲说,夜里偶尔听到火车的鸣笛声,让她忆起童年旧事。弟媳说,母亲不仅是好妈妈,更是位有修养的好婆婆,一直以来非常尊重她,从未过问她理家或干涉她对孩子的管教。母亲共有孙子女十人、曾孙七人,每个孩子都爱奶奶/外婆/太婆,也都是她的心肝宝贝。她最后一次滔滔不绝地和我们说话时,就一字不错地叫出她十个宝贝的名字。

二千禧年,母亲被诊断罹患阿兹海默症,于是台美两地全家总动员,轮流陪伴照顾她的生活起居,参加各项课程与治疗。她是圣荷西华人天主教会松柏组的会员,也曾是圣母军无玷圣母支团的团员,每星期有一天的聚会、有二天的外出探访。和朋友聊天互动、参加社交活动,的确使她增加许多活力。居住台北时,我们出席康泰基金会主办的户外活动,也参加台北市立医院仁爱院区举办的音乐、艺术、怀旧、认知等治疗班。母亲最喜欢上音乐班,因为她爱唱歌,精神好时,整首「小城故事」一个音符也不会错。我也报名参加「家庭照护者陪训班」,希望照护得宜,能延缓退化速度、提高生活品质。母亲每日正常进食,定时散步和晒太阳,除记忆力日渐衰退,身体其他部分似乎都很健康。有人搀扶,甚至可健步如飞呢。

渐渐失智的母亲,总是不时地向家人及照顾者表达感谢与歉意,她深至灵魂的礼教修养,令我们望尘莫及。她病到最后,什么都忘了,却从未停止感谢赞美主。去年二月,母亲不幸跌伤骨盆,长期卧床,使她体力大不如前。今年三月,她的吞嚥开始有困难,数次进出Stanford医院急诊部。四月下旬,接受医师的建议,开始居家安宁疗护。她最后一次住院时,大部分时间都在昏睡,清醒的时候问她:「要吃东西?还是喝水?」她轻声地回答说:「要祈祷!」其实,母亲早已准备好随时面见天主了。离世前的最后几天,她闭着眼睛,不再说话。专业的护士们二十四小时轮值照顾,静静地观察记录她的唿吸、脉搏等状况,适时地给予氧气及药物,帮助母亲更舒适地渡过生命的最后一程。子孙四代共聚一堂,轮流向她道别。我们围绕在她身旁,或唱歌或唸经或祈祷或静静陪伴。六月六日上午十一点,妈妈在玫瑰经的祷声中慢慢停止了唿吸,非常平静安祥地回归天家。

依然优雅美丽但清瘦许多的妈妈,使我想起如烟往事中温柔的妈妈、慈祥的妈妈、能干的妈妈、辛苦的妈妈、体贴的妈妈和年老生病的妈妈。亲爱的妈妈,感谢妳赐给我们生命!更感谢天主将您赐给我们!
我们的母亲沈光霞女士 / 王玉梅


发表于二零一六年 九月 第二九四期 – 沈光霞姊妹纪念专刊, 回到本期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