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
教宗三钟经:因着天主,我们拥有「连一个也不失掉」的希望
在追思已亡瞻礼日,教宗良十四世在三钟经祈祷活动中表示,耶稣的声音「从未来而来」,帮助我们「摆脱那会让我们抗拒生命的无力感」。教宗邀请众人守护记忆,视之为永恆的许诺:这记忆将「无限的尊严」还给「那些似乎在歷史中消失不见的人」。
(梵蒂冈新闻网)「连一个也不失掉」(若六39):这是希望的讯息,它源自于復活宣报,以及坚信天主必不忘记祂钟爱的任何一个子女的信心。耶稣「从未来」唿唤我们每一个人的名字,帮助我们摆脱「可能会让我们抗拒生命」的无力感。教宗良十四世11月2日主日在三钟经祈祷活动中如此表示。当天是追思已亡瞻礼日,教宗祝愿「那以寂静打断繁忙节奏的扫墓活动,为我们大家会是一份记忆和等待的邀请」。
耶稣的声音从未来传来
生离死别的痛苦为天主教徒来说只是暂时的,因为我们对死而復生深信不疑。「我们期待死人的復活,及来世的生命。」教宗重申《尼西亚信经》中的这句话,并指出我们「纪念的是未来」。
「我们没有被封闭在过去、在思念的泪水里。我们也没有受困于当下,如同受困于坟墓里那样。耶稣亲切的声音传到我们这里,传到每个人那里,因为那是唯一来自未来的声音。」
耶稣「唿唤我们的名字,为我们预备座席,帮助我们摆脱那会让我们抗拒生命的无力感」。
没有人会永远丧亡
在11月炼灵月之初,战胜死亡的愿景「照亮我们每个人的命运」。教宗表示,这正是耶稣所强调的:「派遣我来者的旨意就是:凡祂交给我的,叫我连一个也不失掉,而且在末日还要使他復活。」(若六39)
教宗解释道:「显然,天主关心的重点是:没有人会永远丧亡,以及每个人都享有一席之地,都会绽放出他独特的光芒。」
这便是前一天诸圣节所庆祝的奥迹:通过「各种差异的共融」,天主向所有渴望祂生命的儿女恩赐祂的生命。这是「铭刻在每个人心中的愿望」,它渴求「认可、关怀和喜乐」。在纪念已亡信友的时候,这奥迹「更加接近」我们。
归还尊严的记忆
教宗强调,对于「何等宝贵又何等脆弱的人性记忆来说」,追思已亡是一大挑战。假如忘记耶稣的生命、圣死与復活,「每个生命的浩瀚宝藏就会暴露在遗忘的危险下」。相反地,在耶稣清晰的记忆里,即使是没人记得的人,以及「似乎在歷史中消失不见的人」,都显示出他「无限的尊严」。
教宗最后总结道,「匠人所弃而不用的石头,反而成了屋角的基石」(宗四11)。因此,「基督徒总是在每一台感恩祭中惦记亡者,直到今天,基督徒都请求在感恩祭的祈祷中提到他们的挚爱」。「从那宣报中,『连一个也不失掉』的希望冉冉升起。」 |